IC卡的應用過程主要分為制造、發行、使用、回收四個階段.
1.IC卡的制造
由IC卡生產企業完成,包括制造集成電路芯片,將芯片封裝到塑料卡基中,裝上引出腳.卡片表面可印刷圖案和說明文字,對于證件卡還可以負責制持卡人照片,包括了印刷、打碼、燙金、封裝、過膠、測試等流程.IC卡出廠前還需在芯片中寫入生產廠商代碼,以便標識不同廠家.對于遠程定貨的發行商客戶, IC卡中還可寫入運輸密碼,在發行商收到后,核實解密才可使用.此舉可防止其他人非法截取空白卡,給發行商造成損失.
2. IC卡的發行
也就是所謂個人化階段,是指IC卡發行商在卡上寫入信息,然后發給持卡人的過程.寫入的信息包括:具體應用系統中使用的數據,如銀行卡上的賬號和存儲余額;證件卡上持卡人基本情況等.此外為數據安全所需,還要寫入發行商代碼,以便與其它應用系統區別,防止持卡人自行修改卡上數據.還需寫入持卡人的個人用戶密碼,此密碼由持卡人保留,每次IC卡讀寫時由用戶核實.從而IC卡即使丟失,也不會給使用者造成損失. IC卡發行通常由應用部門或特定的機構來完成,他們收到制造商提供的IC卡后按自己的一套規則處理,向合格的申請者發放.
3. IC卡的使用
IC卡個人化后,持卡人可在整個應用系統中的各個終端讀寫器對IC卡進行讀寫,如交費和花費卡上存款.使用時需進行身分核實,即鍵入用戶密碼.同時,應用系統還自動核實IC卡上的發行商代碼和系統擦除和寫入密碼.這些密碼保存在系統數據庫中,只有核實正確才能對IC卡進行讀寫操作.
4. IC卡的回收
已發行IC卡因為喪失了使用價值或卡片損壞,過期,持卡人變動等情況,應收回,銷毀或另發新卡.持卡人若丟失IC卡,也需補發.以上情況都需核實和修改系統數據庫內數據.目前一般都省略了該環節,用完了IC卡由用戶自己處理了.